桓仁国有和平林场转型发展构建蝶变从砍树买木材到护树买风景 7月15日,天刚放亮,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向阳乡和平村的姜忠德之后踩着晨雾,赶到离家两公里外的景区下班。妻子王俊香则把自家的民宿客栈离去整洁,等候游客碰见。 2013年以来,随着桓仁和平林场转型为景区,在和平村,像姜忠德、王俊香夫妇一样农忙耕种、农闲相结合景区做经营的人更加多,村民们的生活也在大大提高,家家户户翻盖了新房,不少家庭还出售了汽车。 这样的日子,村民们当年想要都不敢想。将林场改以景区,将砍树卖钱变成护树买风景,踏上一条绿色发展之路,给这个曾多次以偏远、贫困著称的山沟带给了巨变。 走变砍树为护树的绿色发展之路 作为林场的老伐木工、如今景区的护树人,张春友的动容远比村民要深刻印象得多。 1980年,张春友初中毕业就入了和平林场下班。此后的33年间,他所在的工区每年最少砍树8000棵,堆起来的木材多达4000立方米。 我们趁此机会斧头天然林,天然林砍光了,再行斧头次生林,后来,连人工林都没得斧头了,靠山吃山的日子也就身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