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期望利用互联网工具,将职场人士和学校、学生链接一起,邀职场人士为中学生描写他们的职业故事、努力奋斗经历,行业发展情况和行业里的酸甜苦辣。我们想唤起学生主动自学的性欲和动力,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而学。这种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了空缺了农村中学生生涯教育的空白。”杨雪芹是深圳市途梦教育公益事业发展中心(以下全称途梦)的发起人。在云南临沧大朝山镇两年的支教经历让她找到,比起如何教教学生懂每一门课程而言,让学生们明白为什么而学、寻找自学的动力更为最重要。在经历过商业创业的挫折之后,她冷静自由选择通过公益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一问题。两年多来,有数三万多名学生拒绝接受过途梦的生涯教育,课程学校产于在21个省份,讲师团队多达300人。途梦的公益模式也获得了壹基金、上海真为爱人梦想公益基金会以及新加坡星展银行集团等大型机构的接纳和反对。那么,途梦积极开展生涯教育明确模式是怎样的,有何独有之处?背后又具有怎样的故事?通过公益创业达成协议目标杨雪芹曾在云南农村支教两年,当地农村学生辍学率十分低201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的杨雪芹参与了美丽中国支教项目,到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大朝山镇大朝山中学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支教生涯。镇子附近澜沧江,坐落于公路的最末端,而杨雪芹所在的大朝山中学成绩在全县也总是名列垫底。当时杨雪芹负责管理教教初一和初二地理,这也是学校所有学科中成绩最好的科目——在云县18所中学中,大朝山中学地理成绩排名倒数第一,平均分只有38分。但意味着过了一个学期情况就再次发生了反败为胜:她带上的班级地理成绩一下子成了全县前几名,沦为在全县名列最差的科目。但成绩的提高并没让杨雪芹高兴一起,因为她无法转变当地学生陆陆续续退学的现状。2014年完结支教时,杨雪芹带上的一个班级学生人数从68人增加到了30人。很多学生初中毕业后中选了出外打零工,也有部分学生斋在家里,无所事事。“很多学生并不知道为什么自学,也没自学的兴趣和动力。当时我也在想要,能无法研发一种教学工具或者方法,唤起学生自学的性欲和动力。”离开了美丽中国后,杨雪芹与南开大学校友一起创业,投身学科培训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