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为张晓敏“北理工1号”卫星太空进行仿真图记者第一次看到张晓敏,是在北京理工大学(以下全称北理工)的校园里。专访期间正值暑假,当大部分师生还在享用假期时,这位宇航学院教授依旧坚决天天回校“发票”,即便他联合的“北理工1号”卫星项目刚完满收官。从18岁上大学起,张晓敏就开始和飞行器做事。如今,48岁的他满脑子想要的还是“大气层外的那些事”。过去30年间,他联合研制出我国第一颗专门为青少年研制的卫星“期望一号”;研制出小巧简单、应用于普遍的CAST100卫星平台;仅有用9个月之后将一枚支撑多项新技术的“北理工1号”小卫星送到太空……大大突破自我才亚博网页版登录最重要1989年,张晓敏毕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全称北航)飞行器设计与应用力学系由应用力学专业。大三时,该校宇航学院第一次面向校内招生本科生。因自小就对飞行器感兴趣,于是张晓敏明确提出了转院申请人,后沦为北航宇航学院首届本科毕业生。之后,他又在这里获得了硕士和博士学位。2001年,张晓敏踏入清华大学的校园,开始博士后研究工作。两年后,他博士后出有车站,转入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辖下的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以下全称东方红)。“之所以自由选择转入公司而非其他科研机构,是因为我想要做到点更加简单的技术,企业不会给我更大的舞台去构建这个目标。